重发表序言:
18年,我高一,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游活动,要求一个小组写一篇文章,就写了,但是掺了点私心,名为作业,写作游记。
这是一次失败的假公济私,欲作游记,又沾了作业,不伦不类。因此这篇游记是一篇算不得游记的游记,当初已经意识到了。
——2021/05/07
1
还记得几年前,看了林清玄的一篇文章《月光下的喇叭手》,讲述的是台湾人对大陆故乡的不舍,给了我很大触动。的确,中国人是讲究”根”的,无论游子走了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忘记自己的故土。
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国土生土长孕育而出的,人们对于土地,对于故乡,有这一种特殊的中国式的情结,与美国人的那种西部牛仔那种了无牵挂浪迹天涯的风格恰恰相反。
记得小时候就经常听老人说起我们祖辈的来历——大多数人现今的居住地都是后来迁移而来的,而我们往往也想回到自己真正的祖地去看看。
沿着历史溯源,可能我们最终的”根”都在黄河中下游,也就是最早的所谓”中国”。”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之上,意为”天下之中”。而何尊出土之处,便是属于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以黄河洛水为依托,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老祖宗”之一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大家都知道的,最早便是诞生于中原的文化,之后汉朝的通西域,引入了西方和南方印度的文化。再往后唐代的开放使得北方的胡人文化盛行。元代虽是蒙古族统治,但狂傲的蒙古贵族用等级切断了文化的联系与交融,清代的满族文化也很快地被现今的汉族文化同化了。历经挫折,统治于被统治,同化与被同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实为不易。这一点,从同位四大文明古国的其它古文化中就能看出来了——四大古国中唯有中国,至今还在沿用当年的文字。最初的中华文化传承至如今的中华文化,现在的她,已然变得多元,包容,而更具有生命力了。而作为这多元文化的主干的中原河洛文化,功不可没。
河洛文化的中心点,就是洛阳。
2
洛阳,有着近1500年的建都史,更有这近5000年——也就是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文化史。
早在神话时期的中华文化,就有“河图洛书”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
再往后,从夏商周一直到宋元明,定鼎九州,东汉太子,张衡三仪,蔡伦造纸,建安风骨,洛阳纸贵……“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不错的,洛阳,一直如一个沉默的智者,看着兴衰起伏,事态变迁,它的眼中,书写着一整部华夏文明史。
学校的研学游活动,我班要拜访的,就是洛阳,而我们研究的课题,恰有一条就是“ 中原文化的溯源”。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挥洒豪情愁绪,数代君主帝王在此成就千秋基业。对于洛阳城,我还有着些许期待能尽早一见的。曾经虽几度路过,却从未细游,希望这一回能弥补这个遗憾。
清晨,天色尚未明亮之时我们便已经出发了,背对天边逐渐亮起的一抹朝霞,奔向西方的东都。
我们先到的是登封的少林寺。一到登封,四处便开始显现出大大小小的有关少林功夫的广告,数不胜数。少林寺名头太响了,如此也是正常。进入景区,里面还有个武术学校。导游讲解了少林寺的武术文化,旅客也都看了精彩的武术表演,一切都离不开功夫拳脚。
稍稍了解了一下,发现少林寺最早就是一个普通的禅宗寺院,禅宗初祖达摩大师为了提神醒脑强身健体之效,创造了少林功法。但之后少林寺又收了很多练武之人为僧,久而久之武僧成了少林寺一大特色。1982年的电影《少林寺》中讲述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更是一瞬间把少林寺和武术联系在一起了。
现在的少林寺,就是一个很传统的文化游景点。寺内很大,处处可见练武之人,香火不旺。
3
在少林寺走了很多路,逗留了很久,终于在天色将晚之时,我们出发前往洛阳。 离开少林寺的时候,太阳还蛰伏在山头,等上了高速路,嵩山的影子远远的看不到了,天色也彻底黑了下来。
可能是在少林寺景区游玩劳累的缘故吧,一上车,一个个同学都闭上眼睛遁入梦乡了。向窗外看去,天上是一轮不是很饱满的月亮,在四周的漆黑中显得格外皎洁,地下是闪着些许银白光辉的沥青路面。天与地中间便是一团模糊的黑色了,有时隐隐的能看到一点点山丘的轮廓在黑暗中若隐若现,像巨兽的脊背。
玻璃窗上还映出了些车内的影像:一条惨白的灯带,一整车昏睡去的旅客,车身时不时颠簸着,一条条从行李架上垂下的书包背带来回晃动着………车的轰鸣声很大,压过了人的呼噜声,压过了少数未睡着的人的窃窃私语声。
看了看手表,洛阳快到了罢。
远远的,一点点灯光出现在视野里,很快的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密。车上了一座桥,看着冷冽的河水里倒影出万家灯火,纵使耳边轰鸣不断,我的心绪却意外地平静。估摸着猜一下,这条河应该是洛河吧。过了桥,倏忽一个转弯,灯火又消失了,黑暗中偶有几点阑珊的灯光也只是乡村的门户——一转眼,我又找不到洛阳了。 然而很快,远处又出现了一条长长的光带,横向贯穿我的整个视野,仔细看去,那光带竟是无数的亮点组成的——这一次,这十三朝古都又显出它的宏大伟岸来了。没有春夜勾起李白相思的笛声,没有牡丹花枝招展的艳丽,有的,是如西安给人的感觉一般沧桑而雄壮。但是,随着巴士的前行,这雄壮的洛阳城渐渐地又消失在我的视野了。
看着眼前在此展现出的黑暗,感觉洛阳很近,近在咫尺,又感觉洛阳很远,遥遥不可及——心目里洛阳给我的感觉,竟然与视觉上意外地重叠了。
4
住宿之处,是洛阳城北的郊区,又因为是夜晚,并没有真正一睹洛阳风采。翌日清晨,我们再次坐上大巴,往龙门石窟前去,路上纵穿了整个洛阳城,给了我走马观花的机会。
洛阳很大气。有着古都的浑厚,也兼有着北方城市的风采:马路是很宽阔的,绿化带也异常宽敞,路边的行道柳树已经抽出了新芽,在城市的烟尘中显出一片灰蒙蒙的绿色。
很快,我们到达龙门石窟了。
佛教文化同样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源于印度的佛教最早和中华文化交汇碰撞之处应该位于西域的喀什,而佛教在中原的第一个落脚点就是洛阳了。 白马寺是中国的第一座佛教寺庙,而关于白马寺的由来和永平求法的故事,就有着各种版本了。总之可以确定的是,永平年间佛教传入中原,在洛阳歇脚,继而影响到全中国。
佛教易诞生石窟,龙门石窟盛名之下我们自然没有不去一看的理由。在伊河岸边的山壁上,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石窟佛龛杂然陈列,一尊尊背山面水,温和地看着人来人往风云变幻。
首先能看到的就是北魏时期的佛像,他们体态清瘦修长,穿着薄薄的单衣,还残留着横河岸边的热气;之后就是唐代的佛像了,昌盛朝代的人们不知不觉中便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自信——佛像的身材圆润起来了,衣着华丽起来了。佛像的大小,佛龛里墙壁上的花纹,佛像两边的护法,都与北魏时期有着极大不同,浩然大气自然流露。
5
离开了龙门,我们启程前往开封——另一处有着历史的厚重感的古都。高速上,回头最后一看,磅礴的洛阳城似盘踞在一层烟尘之中,沧桑稳重。
再见了,洛阳。